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,共筑数智未来

来源:网络 1659℃

千年古镇乌镇再次点亮互联网之光,青石板路连接起数字世界的过去与未来。

11月6日至9日,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。本届峰会以“共筑开放合作、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

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670家中外企业与机构参展,围绕全球发展倡议、数字经济、数据治理、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


01 十二年回望:从“新生”到“成熟”的蜕变

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昭明书院,“文澜重光”项目用MR混合现实技术,让《四库全书》真正“活”了起来

这种古今交融的场景,恰如乌镇峰会12年发展历程的缩影。

2014年,互联网之光初照水乡,千年古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。首届峰会以“互联互通,共享共治”为主题,搭建起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

一年后,一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在此诞生

2015年12月,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,“各国应该加强沟通、扩大共识、深化合作,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

这一理念为深化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指引

2016年,“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”成为主题,首次推出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展示了15项尖端科技,被誉为“互联网界的奥斯卡”

随后的几年里,乌镇峰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与实践成果

2017年,《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》和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》两份蓝皮书首次发布,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提供“乌镇视角”

2019年,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》概念文件发布,全面阐释这一理念的时代背景与实践路径

2022年,世界互联网大会升格为国际组织,实现了从一场盛会到一个常设平台的质的飞跃

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》白皮书发布,乌镇本土的数字经济企业增至上千家,“乌镇之光”超算中心跻身全球前列

02 当下聚焦:AI共生引领创新浪潮

今年“互联网之光”博览会以 “AI共生、智启未来” 为主题,设置发展理念区和全球领航、模型先锋、智能产业等7个主题展区

超级体验馆实景构建赛BOT SHOW场、幻影魔方、智趣小屋三大体验空间

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具身智能机器人搏击赛、机器人乐队精彩演奏,还可以亲自操控机器人进行多场景训练、与机器人理疗师和家庭陪伴机器人近距离互动

博览会首次引入机器人导览及“机器人馆长”,首次在开幕式环节引入人形机器人参与启动仪式

采用智能体手环,“碰一下”触发场馆导航、互动打卡等交互功能,实现“一键逛展”

人才连接也是本届博览会的重要亮点,1100余家数字经济领域企事业单位发布超万个招聘岗位,多层次、多角度促进产品、项目、人才、资本合作对接

本次博览会突出数字普惠和智能办展,首次组织互联网科普活动

线下组织青少年代表近距离接触AI科技魅力,线上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互动科普课堂,让优质数字科普资源惠及更多青少年群体

03 中国成就:从“网络大国”到“网络强国”的跨越

站在2025年回望,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提出十年。如今,中国已在互联网领域取得6个世界第一

5G网络规模全球第一、网民规模全球第一、网上零售额全球第一、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、顶级域名保有量全球第一、慕课数量全球第一。

作为永久举办地,浙江将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能

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1.4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.7万亿元,占GDP比重上升至53%

11个设区市全部建成“千兆城市”,5G基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三

深入实施“四张清单一张网”“最多跑一次”等重大改革。让数据多跑路,群众办事实现“智能秒办”“掌上办”,智慧医疗、智慧旅游等数字应用惠及千家万户

04 未来展望:携手共筑数智未来

今年峰会最具创新性的 “六小龙乌镇对话” ,首次将中国AI领域的新锐力量集体推至聚光灯下

这一安排不仅为全球观察中国AI前沿创新力量提供了绝佳窗口,也体现了乌镇峰会作为风向标平台,敏锐捕捉并展示全球科技产业新生力量的能力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(2025)》显示截至2025年6月,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.15亿人,较2024年12月激增2.66亿人。

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,并推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级

在机制建设方面,正式成立电子商务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,搭建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

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将举办全球互联网人才卓越计划研修班,并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开设数字经济高级研修班,为全球数字人才培养提供支撑


青石板路依旧,但上面的足迹已变。从前是当地居民和游客,如今是机器人导览与智能体手环。

乌镇变了,它不再是那个单纯的江南古镇;乌镇没变,白墙黛瓦、小桥流水依然如故。

在乌镇的青石板路上,历史与未来悄然握手,共同回应着那个关于人类共同未来的时代之问

标签: